回是什么意思 回怎么读 回的解释 回字组词

huí

回字的图片
部首
总笔画6
部外笔画3
Unicode56DE
GBK编码BBD8
BIG5编码A65E
五笔86LKD
五笔98LKD
仓颉码WR
郑码JDJ
四角号码60600
结构全包围结构
笔顺252511

基本解释

回的基本解释

回 huí

1.曲折环绕:~旋。巡~。迂~。~形针。峰~路转。

2.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;还:~家。~乡。送~原处。

3.掉转:~头。~过身来。

4.答复;回报:~信。~敬。

5.回禀。

6.谢绝(邀请);退掉(预定的酒席等);辞去(伙计、佣工):送来的礼物都~了。

7.指事情、动作的次数:来了一~。听过两~。那是另一~事。

8.说书的一个段落,章回小说的一章:一百二十~抄本《红楼梦》。

9.回族:~民。

10.姓。

11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:从邮局取~一个包裹。书报阅后,请放~原处。

详细解释

回的详细解释

〈形〉

  1. 迂曲,曲折 。

    如:回连(曲折连绵);回说(隐晦曲折的话);回轩(回曲的长窗);回远(迂曲遥远);回崖(曲折的山崖)

  2. 奸邪,邪僻 。

    如:回辟(邪僻);回遹(邪僻);回背(旧说阴阳先生以镇物、符水为人禳邪消灾)

〈量〉

  1. 次 ——用于行为、动作。

    如:一日走千回;去过好几回

  2. 章——用于小说等,相当于“章” 。

    如:且听下回分解

  3. 一会儿——用于时间,表示短暂 。

    如:回子(一会儿);回一回(停一停)

  4. 用于事情,相当于“桩”、“件” 。

    如:就是这么回事;这完全是两回事

  5. 某一特定目的或发展的一种形势或某种情况 。

    如:上回,上一回;这一回

〈名〉

  1. 回族的简称 。

    如:汉满蒙回藏五个主要民族

  2. 器官(尤其是脑)的皱折、扭曲或盘旋 。

    如:齿状回;海马回;额上回;颞下回

康熙字典

回的康熙字典解释

回 【丑集上】【囗字部】

【唐韻】戸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隈切,𠀤音洄。【說文】从囗,中象回轉之形。【徐鍇曰】渾天之氣,天地相承。天周地外,隂陽五行,回轉其中也。 又【說文】邪也,曲也。【詩·小雅】淑人君子,其德不回。【禮·禮器】禮飾回,增美質,措則正,施則行。 又【正韻】返也。【後漢·蔡邕傳】回途要至,俯仰取容。 又【廣韻】違也。【詩·大雅】求福不回。【又】徐方不回。【註】回猶違也,言不違命也。 又【詩·大雅】昭回于天。【註】昭,明。回,旋也。 又屈也。【後漢·盧植傳】可加赦恕申宥回枉。【又】抗議不回。 又徘回。【說文】徘徊本作裵回。寬衣也,取其裵回之狀。【張衡·思𤣥賦】馬倚輈而徘回。【註】言踟躊不進也。 又低回,紆衍貌。【史記·孔子世家贊】適魯,觀仲尼車服禮器,余低回留之,不能去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大道低回。 又姓。【韻會】古賢者方回之後。【正字通】明宣德中御史回續。 又地名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右扶風有回城,名曰回中。 又通作迴。【荀子·儒效篇】圖迴天下於掌上。 又通作廻。【史記·鄒陽傳】墨子廻車。 又【正字通】回回,國名。西域大食國種也。明丘濬曰:國在玉門關外萬里,𨻰隋閒入中國。金元以後,蔓延滋甚,所至輒相親守,其所謂敎門者尤篤,今在在有之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戸賄切,音悔。繞也。【左傳·襄十八年】右回梅山。徐邈讀上聲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胡對切,音繢。【前漢·趙充國傳】回遠千里。【註】回謂路迂回也,音胡悔反。 又畏避也。【前漢·王溫舒傳】卽有避回。【註】謂不盡意,捕擊盜賊。又【蓋寬饒傳】刺舉無所回避。【註】回𠀤讀若諱。 俗作囬。

说文解字

回的说文解字解释

轉也。从囗,中象回轉形。

轉也。淵,回水也。故顏回字子淵。毛詩傳曰。回,邪也。言回爲?之假借也。又曰。回,違也。亦謂假借也。?,衺也。見交部。从囗。中象回轉之形。中當作口。外爲大囗。內爲小口。皆回轉之形也。如天體在外左旋,日月五星在內右旋是也。戸恢切。十五部。

说文解字新编解释

回的图片

“回”是象形字。甲骨文像流水回旋形状。金文仍然是水旋转之形。小篆的形体整齐化,变为大口套住小口。隶变后楷书写作“回”。

《说文·囗部》:“回,转也。从囗,中象回转形。”(回,绕圈连转。从囗,中间的口像是回旋连转的样子。)

“回”的本义为旋转、回旋。如“迂回”。由旋转引申表示掉转。如“回头”。又引申指回来、返回。如李白《将进酒》: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

“回”还引申指改变,如柳宗元《与韩愈论史官书》:“道苟直,虽死不可回也;如回之,莫若亟去其位。”

字源字型

回的字源演变

提示: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